
老建筑为智造企业提供稀缺测试空间
隐形矫正牙套、眼镜架、弹力拖鞋……这些由光敏树脂材料制作的3D 打印产品琳琅满目。这些由特殊材料制作的3D产品有何不同?对此,公司工程技术总负责人李方表示,以3D打印眼镜架举例,打印镜架可以先进行用户脸型扫描,定制化的镜架不仅更衬脸型,还能保护视力。
金隅智造工场内的建筑保留了原有厂房高举架的结构优势,为有小试、中试、检验检测需求的硬科技企业提供了稀缺的产业发展空间。在金隅智造工场S5幢,两层工作室让清锋(北京)科技有限公司这家专注于3D打印设备、软件、材料研发的科技企业有了施展拳脚的空间。
“传统发泡鞋鞋底在几万步后就失去弹性,而自己脚上的这双拖鞋由清锋科技的极速LEAP 3D打印技术打印而成,使用了具有超强弹性的光敏树脂材料。”李方表示,这种材料在穿着超过100万步仍能保持回弹,具有较好的减震和回弹效果。
“传统的隐形牙套要先打印牙模,再进行压膜热塑成型。而使用我们研发的设备和材料可直接打印,免去制模流程,当场就能拿到可直接穿戴、专属于你的定制牙套。”李方介绍。
目前,清锋科技的弹性体3D打印已经应用于鞋类、枕头、医疗、汽车、航空等各大领域。由该公司3D打印的齿科透明正畸材料,更是目前仅有的一款通过美国FDA二类认证的正畸材料。“园区厂房的空间结构,非常适合我们这种有小规模机器研发设计需求的企业。”李方指着身旁一大一小两个面曝光光固化3D打印机对北青报记者说,这两大产品的核心技术——纳米化的先进界面离型技术在这里经过反复设计研究,最终实现将打印速率较传统3D打印技术提升100倍以上,使批量化定制生产成为可能。
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、地上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,金隅智造工场曾经是原金隅天坛家具公司的生产基地。北青报记者了解到,改造期间,金隅智造工场在不增加园区总体面积的前提下,最大限度保留园区内85%以上的高举架,高荷载产业空间,把最稀缺的产业空间留给具备小试、中试、检验检测以及小规模转产产业环节需求的“硬科技”创新企业,为中关村科学城高精尖产业发展注入更多硬核力量。
文/本报记者 蒲长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