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间结构

李迅雷:未来股市的总指数上涨空间有限,但存

 

二、今年下半年全球及中国经济形势分析

为何全球经济会步入低增长、高震荡时代?人类历史无非就是战争与和平的交替,战争将一切推倒重来,所有社会秩序重新建立,过去的富人变成穷人,使穷人重新获得新的机会。但1945年二战结束以来,全球基本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世界战争,迄今和平局面已经持续77年。这带来了三个重大变化。一是人跟自然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;二是国与国的经济实力的此消彼涨发生了戏剧性变化;三是和平的持续意味着游戏规则长期延续且基本不变,其结果一定是贫富差距越来越大。这三个变化使得经济增长面临巨大挑战。

图2:美国、日本城市化率与房地产关系

上述诸多问题是否会进一步恶化?这也是值得思考的。比如随着国与国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越来越强,地缘政治问题该如何解决?再比如通胀能否尽快回落?二战以来,物价稳定的时间要远远长于通胀的时间。也就是说,当前的通胀持续局面是我们没有经历过的。本次通胀本质上是公共卫生危机、局部战争导致的大宗商品供应短缺问题。虽然美国需求侧没有受到多少影响,但供给侧的问题仍待解决。2008年次贷危机是流动性出现问题,主要表现为失业率大幅上升,企业和居民部门大量去杠杆;但由于供给端问题不大,因此没有出现通胀。当前美国供给短缺问题将很难在短期内得到缓解,因而通胀压力很大。

图1:美国近三年劳动力市场及CPI数据

目前来看,市场形势整体可控,我们应该重点把握结构性机会。既然我们已对经济发展和风险有了充分预期,也必然会有诸多的应对预案。未来稳增长的核心还是政府部门加杠杆(虽然今年没有大幅度加杠杆)。未来潜在增速回落已经是必然趋势。如果经济增长不追求数量,就必然要追求质量。所以A股市场还是会反映出经济政策的变化、以及经济转型过程中所应该采取的举措。

这一轮的疫情和通胀,其持续时间都可能比想象中更长。长期来看,全球将步入低增长、高震荡的时代。二季度美国GDP继续负增长,通胀高位运行,这种情况是比较罕见的。过去美国长期低通胀、低增长,如今却变为高通胀、低增长。与此同时,美国失业率处在历史低点,这说明当前美国经济并未衰退,甚至呈现偏热态势。

我认为资本市场就是对经济结构、时局变化和经济长周期的反映。在当前情况下,期望大牛市是不现实的,因为很多问题都属于“灰犀牛”事件。“黑天鹅”容易解决,但“灰犀牛”不容易解决。在结构固化、泡沫刚性的背景下,如果要解决“灰犀牛”问题,需付出巨大的代价。

在此背景下,中国没必要再去追求全年5.5%的增速目标。毕竟今年受到疫情和房地产两大风险的影响。我认为当前中国更重要的任务是防范风险。这就需要坚持底线思维,避免金融、房地产等领域发生系统性风险。因此货币政策、财政政策要与国内目标相适应。所以7月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并没有强调“强刺激”,而是要“守住底线”。

一、全球经济将步入低增长、高震荡时代

中国方面,受居民收入增速放缓的影响,需求侧持续收缩。这会引发什么结果?当前我国正处于利率水平相对较低的阶段,这跟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泡沫破灭、90年代初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的前提条件并不相同。当时美国、日本的经济确实过热,金融创新活跃、经济也非常繁荣,所以出现了泡沫。而当下中国金融创新非常谨慎,利率水平又处在比较低的位置。如果不是为了抵御近期美国等高通胀的外溢影响,我国本来是具备降息空间的。所以当前我国面临的困难与过去很不一样,这种差异会给资本市场带来深刻影响。

对国内市场而言,李迅雷提出,受居民收入增速放缓的影响,我国没必要追求全年5.5%的GDP增速目标,更重要的是防范风险,守住底线。此外,李迅雷认为,未来我国股票指数上涨空间有限,但一定存在结构性机会。李迅雷建议,应及时转变投资观念,关注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。

李迅雷认为,全球正步入低增长、高波动的时代,这主要受世界人口规模的扩张和寿命的延长、地缘政治冲突的加剧以及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三方面因素的影响。对于国际形势而言,李迅雷判断,美国方面供给端的问题很难在短期内得到缓解,预计二季度美国通胀压力仍会持续,长期形成的社会阶层固化和收入差距拉大情况难以逆转,经济泡沫在不断累积。